灌浆料容易出现的问题解答

2021-04-16 浏览次数:406

一、麻面

现象:灌浆料局部表面现象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、麻点,形成粗糙面,但无钢筋外露现

象。

产生的原因

1.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,拆模时灌浆料表面被破坏;

2.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,构件表面灌浆料的水分被吸去,使灌浆料失水过多出现麻

面;

3.模板拼缝不严,局部漏浆;

4.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,或局部漏刷或失效,灌浆料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;

5.灌浆料振捣不实,气泡未排出,停在模板表面现象形成麻点。

防治措施

1.模板表面清理干净,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;浇灌灌浆料前,模板应浇水充分

湿润;模板缝隙,应用油毡纸、腻子等堵严;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,涂刷均匀,不得漏

刷;灌浆料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,至排除气泡为止;

2.表面作粉刷的,可不处理,表面现象无粉刷,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,可用1 :

2或1 : 2.5水泥砂浆,将麻面抹平压光。

二、表面不平整

现象:灌浆料表面凹凸不平,或板厚薄不- , 表面不平。

产生的原因

1.灌浆料浇筑后,表面仅用铁锹拍子,未用抹子找平压光,造成表面粗糙不平;

2.模板未支撑在坚硬土层上,或支承面不足, 或支撑松动、泡水,致使新浇灌灌浆料早期

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;

3.灌浆料未达到一定强度时,上人操作或运料,使表面现象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。

防治措施

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,浇筑灌浆料后,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势抹子找平、压光,

终凝后浇水养护;模板应有足够强度、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,有足够的支撑面积,

并防止浸水,以保证不发生下沉;在浇筑灌浆料时,加强检查,灌浆料强度达到1.2N/mm2以

上,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。


daaoda.cn.b2b168.com/m/
联系我们

在线客服: 55884048

联系人:赵汉新

联系电话: 13562439910